Thursday, 14 January 2016

人到无求品自高





陶 淵 明是東晉時候江西潯陽人,一生偏愛菊花。為什麼愛菊花呢?因為菊花能造酒。他 喝的酒當中一定也有菊花酒,所以他很喜歡養菊花來造酒,或用酒泡菊花喝,喝醉了就睡,睡醒了又喝,就這麼個樣子!可是他好讀書,讀什麼書呢?讀古人書,讀 得明白怎樣造酒。他一讀書就喝酒,一邊喝酒一邊讀書,覺得這樣很好。他一生沒有什麼毛病,只有這一個好喝酒的毛病。



他家門前種了五棵柳樹,所以自號「五柳先生」。他作的詩、文很多,其中有一首詩說:

       


     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
 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
 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
 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
 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




他說他在沒有人到的地方,造了一間小房子,所以沒有車馬的喧鬧。自己種點菊花,又可以出去遊山玩水。其中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,是一種欣賞大自然境界的辭句,是很好的佳句。



他的志向很清高,不羨慕名利。年少時做過軍人,以後被委派為彭澤令。他做彭澤令的時候,因為稽 查縣政的人是個貪官污吏,必須要先送點禮,上奏皇帝的時候才能說好話;如果不送禮,他就說壞話。這位喝酒的先生,因為捨不得送禮的錢,心想:「我若有錢,還要買酒喝呢!我送禮給你,我多冤枉啊!」所以他就沒有機會升官,就說:「唉!我不為五斗米折腰!」於 是辭官不做,作〈歸去來辭〉表明他的志願,所謂「淡泊明志」。



陶 淵 明堅決態度和對田園生活的安適喜悅之情,充分表露出來。他不願束帶見督郵,「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」,即日去職。他飽嚐了仕途的艱辛和痛苦,看透了官場的腐朽和黑暗,為了「口腹」不得不出仕,但「矯厲」、「違己」又與本性相乖。歸田,這是他經過長期的思考而作出的最後抉擇,這次歸田後他對未來田園生活的遐想,融敘事、寫景、抒情於一體。他筆下的景和物,菊花、孤 松、無心出岫的雲、倦飛知還的鳥,無不賦予了與自己個性相一致的性格和情操。全篇文字優美、音節和諧、感情真摯。它以高度的藝術成就,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 的不滿,也反映了樂天安命的思想,對後人產生過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。 再沒有涉足官場,這作品也就成了他終生不仕的宣言。



我怎麼能為了微薄的五斗米俸祿,就向這些官僚卑躬屈膝。當天,他就辭職歸田。這時候,他己經是四十一歲了。從此以後,他再也沒有出來做官,一直在農村過著力耕自給的田園生活,直到六十三歲去世。



更為重要的是陶淵明在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尚品德,不同流合污的氣節,甘於貧賤的情操,給後人樹立了榜樣。有人就曾經這樣說過:讀了陶淵明的詩,能給人一種力量,可以抗拒濁流,砥柱中流,使「貪夫可以廉,懦夫可以立。」



在職場中只有人到无求品自高,若要無求,心得知足。退休後的日子最能讓人清心寡慾,最能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,不为外物所羁绊,不为浮云遮双眼,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。





功名利禄只不過是過眼雲煙,何必受它羁绊和困扰。淡泊的人生虽然不能轰轰烈烈扬名内外,也没有显赫的地位,可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。



唯有淡泊明志才能體會出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的境界。
人到無求自然不會為五斗米折腰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